9日发布的海南“异地高考”方案,以外省籍务工人员在海南缴纳社会保险、居住年限以及从业情况,及其随迁子女在海南的就读、居住年限,作为在海南报名参加高考的准入条件。不强调户籍的方案让几家欢喜几家愁。南海网记者走访海口一部分外省籍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到,方案执行时间、缴纳社保年限等条件,让他们望而止步。
方案明年执行 部分外省籍考生今年不能在琼参加高考
不限户籍可参与高考,对于今年才上高二的学生李丽(江西户籍)来说,是一件好事。如果按照现行的高考政策,她明年参加高考会被限制报考批次。9日发布的“异地高考”政策2014年试行,给像李丽一样的高二学生们带来了利好消息。
然而,对于高三学生张骞的一家人来说,海南“异地高考”方案却让他们措手不及。
张骞在海南出生,从小学到高三,他都在海南念书。 张骞父母为河南人,20年前来到海南工作,但户籍(包括张骞的)一直在河南。在2009年海南出台“买房落户”的政策时,张骞一家人正张罗着买房时,政策又收紧,他们错过了落户时间。张骞的户口问题一直是其父母心头的一根弦。
按照海南现行的高考政策,属于外省籍的考生需要满足这样的条件: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省有常住户籍连续3年以上(含3年,从2013年8月31日往前推算),在我省有固定住所和省教育厅认定的我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籍,并在我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修满学制规定的年限。
作为法定第一监护人,张骞父母在海南并无户籍。而张骞在河南没有学籍,也不能回当地参加高考。
就在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年底前,31个省、区、市要因地制宜出台各地的异地高考具体政策。这让张骞及其父母看到了希望。
9日发布的海南“异地高考”方案,第一个条件为6年学籍、6年社保、6年居住年限,不限考,张骞都满足。然而,2014年才开始试行的时间规定,却又让他们一家人陷入绝望。因为这意味着张骞要明年才能参加高考。
“昨天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儿子一句话都没说,就一个劲的哭。”张骞的妈妈朱女士说,张骞平时成绩在班上中上等,考一个大学应该没有问题。
来自四川的孙俊杰与张骞情况类似,不同的是他可回四川高考,但是因为担心海南的教育与内地有差距,竞争较大,孙俊杰主动放弃了回家考试的机会,等待明年的考试。
社保年限有别 无法考好学校
海南的“异地高考”方案,报考门槛有高、中、低三个台阶。其中最低门槛规定:只要务工人员和随迁子女符合第三条“3个有”(有就读经历、有合法稳定住所、有合法稳定职业)的条件,随迁子女就可以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取得在我省报考省内高职高专学校的资格。
“相对于现行的限制户籍的高考政策,海南异地高考方案放宽了门槛,条件宽了很多。”海口市民办华兴学校信息中心主任章小虎说。但他同时认为,如果成绩较好的考生想报考不限批次的学校,6年的社保年限过于严苛。
“海南的异地高考政策主要在于防‘高考移民’,一些外省务工人员在海南工作、居住多年,但不一定缴纳社保,他们不属于高考移民。对于这部分务工人员的子女,这有些不公平。”章小虎说。
海南“异地高考”方案发布后,相关部门要求各学校统计外省务工人员就业、居住年限及缴纳社保等情况。据章小虎提供的一份统计数据,南海网记者看到,在该校16名外省籍高三学生中,父母从业、居住年限6年以上的分别有15个、4个,而缴纳社保6年及以上的仅为4个。此外,该校外省籍82名高一学生中,父母缴社保1年的有1个、三年的也仅有一个,也就是说,在将来的1到2年,这些学生基本不满足第一个、二个条件,只符合“3个有”的条件,报考海南省内的高职高专院校。